2016年8月,新丰县颁发了首本不动产权证书,这张证书标志着土地、房屋、林地等分散登记时代的终结,实现了“多证合一”,或许今天难以想象需要“跑断腿”的办证时代,办理不动产证需要拿着厚达十几页的纸质材料、各种复印件,要跑多个部门开证明,心里盘算着还要请几次假才能走完所有流程。而今天,可以在不动产窗口就可以完成受理、签订合同、缴税、最快一小时领证,即时生效的电子印章、实时生成的电子合同,让这场关乎“安家置业”的人生大事,在早茶的氤氲热气中悄然完成。
对比不动产刚成立时这十年间的巨变,折射出不动产登记改革的历史性跨越。群众办理登记平均需要往返3次窗口、提交10份材料、等待30个工作日,如今已优化为“一窗受理”、3份核心材料、最快1小时即时办结。曾经让群众“跑断腿”的跨部门信息核验,随着国家级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的建成,实现了与税务、金融、法院等多部门的数据实时共享。
技术革命重塑着服务形态。在今天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审核系统将材料核验时间压缩至秒级,一手房开发商只要上传好办证资料推送到不动产登记系统,系统就立马审批完成并同时生成电子证照,发送短信通知等,极大缩短了审批的时间。不动产+金融/法院/公积金、不动产+民生服务等系统提供了线上推送业务、全程网办、无需提供纸质材料、一个窗口同时办理多种业务。这些曾经难以想象的场景,如今已成为日常图景。
服务理念的革新更令人动容。办理不动产权登记过程中主动服务、延时服务、24小时自助区让“登记大厅”的柔光灯照亮深夜办事人的归途,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暖心服务、上门服务温暖着特殊群体的心房,“容缺受理”机制为匆忙的上班族留住城市的温度。
(上图为延时服务)
(上图为上门服务)
创新举措激发市场活力。“带押过户”模式是指房产在抵押权存续期间不提前还清贷款情况下,办理过户、重新抵押并发放新的贷款,实现用购房款还旧贷款。一方面,解决了传统模式中需先行筹措资金还贷或垫付的困难,有效降低了房屋交易的成本与风险,激发了房地产市场活力;另一方面,减少了群众跑腿次数、提升了办理效率。
(上图为推广带抵押过户)
站在新起点展望未来,不动产登记正向着“无感智办”的新境界迈进。这场始于“让数据多跑路”的改革,不仅跑出了便民惠民的加速度,更跑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维度。当每个公民的财产权利都能被高效确认、当每份产权证书都能成为发展信用的基石,我们见证的不仅是服务效能的提升,更是一个法治化、数字化治理新时代的来临。这或许正是"放管服"改革最生动的注脚,技术终将冷却,制度终会定型,但为民服务的温度永远炽热。